文/驿梦斋主 印章收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收藏。是小中见大的东西,所谓方寸之间,别有洞天,诗书画印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玩的,印章和书画是相辅相成的,一方好的印章铃在书画作品上,是给书画加分的,一个好的书画家也是懂篆刻的。 有的还是当时有名的篆刻家,比如赵之谦,吴昌硕,齐白石,赵叔孺,潘天寿,傅抱石等,印章在中国收藏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我和印章打交道已经有二十几年了。我决定把我收藏印章的经验和心得写下来供大家参考。 我觉得一方值得收藏的印章应具备四点,首先料好,钮好,文好,然后是篆刻要好。我们现在的篆刻创作是以石料为主,别的材料也有,比如金印,银印,铜印,竹印,木印,象牙,琥珀,玛瑙,犀角等,由于这些材料硬度比较高,不易受刀。有一定的局限性,刻印不如石印有笔意,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。 我今天重点还是讲石印,好的石头本身就有收藏价值。寿山、昌化、青田,巴林这些印石在近三十年左右疯狂的开采中,剩下的资源已经不多了,更不用说印材最名贵的田黄、鸡血了,就印石而言是不可再生的,从青用石的发现至今不过五百余年历史,已经没有精品了。那么,其他如寿山、昌化,包括巴林石还能维持了多久呢? 笔者认为除了四大名石值得收藏之外,像雅安绿,西安绿,广东绿,河南黄,丹东石等,只要方子大,没有裂痕,颜色和质地好一点的,都可以收藏。还有近几年开采的老挝石质地也不错,由于色彩艳丽,性价比较高,也是近年来印章收藏的新宠。 好的石料,加上好的雕钮,才更加完美,印钮雕刻在印章的方寸之间、优美瑰丽的造型构图中,表现出苍劲郁勃的笔情刀趣,代表着传统文人的一种情怀意趣。 在印钮发展的历史上,名家辈出,清代有杨玉璇、周尚均等,近现代又有林清卿、林文举,林元珠,周宝庭,石卿等。这些名家精良的雕工,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。而随着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,印钮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的文化趣味。那种古韵美感不是用语言来形容的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6307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