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/9/1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特殊章法四:满纸烟云色,苍穹独孤中。

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早年前学书怀素,对此句诗的意义体会不深。观乎张旭之书法,我也只知一味纵情挥洒,却无云烟之境地。偶见刘洪彪老师作品,以渴笔入书,挥洒自如,惊为天人。我才知道什么是“挥毫落纸如云烟”。

这么一幅作品,墨色极淡,却非淡墨书写。渴笔入主,锥画沙的效果立现,书写时墨色若隐若现,烟云之气顿生。满纸书写的章法构成,形成了字在画外的效果。把这样一幅作品拿出来,是因为它的墨色形成一派雨色空濛的景色,仿佛置身群山或荒野云雾之间,一望苍茫,四顾苍凉,独孤之境顿生。这样淡色入书的作品并不常见,却也是书法构成的一种独有的形式。虽然满纸书写,却空灵飘逸。

这样的作品,对于印的选择,是有要求的。我们如果仍然使用白文的姓名印,就会令原本比较醒目的姓名印在书法作品中格外耀眼,这显然是不合适的,不和谐的。所以,这样的书法作品不适合使用对比十分强烈的白文印或朱文印。我个人倾向于风格素雅一些的印。

对于这种简素风格的书法作品,通常,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少用印。最好在三方印以内,当然,不是说超出三方印就不可以。古人写书法,讲究惜墨如金。其实,印亦如此。我觉得也应该惜印如金。所谓惜印如金,就是说在书法作品中,如果能少用印,就尽量少用印。我们用印的目的是让书法作品显得更完美,却绝不是告诉世人:“我的印很多。”

印的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:

1.署名。有的时候书法创作由于空间的局限,落款的空间没有了,作者干脆连穷款也不写了。直接钤一方姓名印。当然,这种情况不多见。

2.提气。书法作品通常都是黑色,通过钤印来补色提气,令作品不至于单调。

3.空间构成需要。这种章法较为独特,印在书法作品中不仅仅可以增色提气,还与书法作品本身并重。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,不再是从属地位。没有印,书法作品黯然失色。

4.疏密关系调节作用。有时候用印也是对书法作品疏密关系的调节。它可以使用原本疏朗的书法作品有疏有密,也可以使密处更密,疏密对比更明朗。

5.补位。通过钤印实现书法作品的层次感、错落感。

书法作品中,用印的数量没有什么具体要求。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越少越好。用印也讲究章法,用印章法散乱,也会把书法作品搞得一团糟。和谐、合适、能够和书法作品完美结合,才是最好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175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